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
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1一、教学目的:
1、阅读课文,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。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,不畏艰险,坚持实践,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。
2、学习生字新词,理解“诊费”“记载”“解除”“拜访”“流传”“救死扶伤”“疑难病症”“严寒酷暑”等词语。
3、理解课文内容,回答书后问题。
4、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。
5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二、教学重点难点:
了解李时珍编写《本草纲目》的过程为重点,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。
三、教学思路:
教学生字词——初步理解——提出问题——讨论问题——深刻理解——指导朗读
四、教学资料:
李时珍(1515—1593):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。22岁随父学医。为了编写《本草纲目》,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,先后到湖北、河南、河北、安徽、江苏、江西等省考察,行程达1万余里。
《本草纲目》: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。全书共分52卷,包括药物1892种,药方11096张,药物形态图1160幅。先后被译成拉丁、法、日、朝、德、英、俄等10余种文字,流传全世界。
五、教学用具:投影仪和幻灯片。
六、教学时间:三课时。
第二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板书课题:李时珍
今天,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,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。出示幻灯片:看看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:李时珍的照片
二、初读,理线索
请同学们翻开课文,自由读一读课文,把课文读正确,读通顺。
1、自由轻声读课文,想想李时珍是怎样一个人?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的?板书:立志、学医、编书。
2、找出与上面三方面对应的自然段。
3、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,边读边思考:
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?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。把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。
多读几遍,好好体会,等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。
4、全班交流
老师问: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?课文当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。
三、引读,明大概
课文第1、2自然段是非重点内容,所以采用引读的方式,使学生明确李时珍是何时、何地、怎样的人,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?
四、细读,识“经过”
(1)指导学生围绕“编书”质疑。
(2)梳理学生提问,并有针对性地释疑。
A、导读第3自然段,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完善的药物书,并进行分层训练。
出示幻灯片:学习第3自然段,说说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?
1、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——不全面。
2、有药物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——不详细
3、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——不正确。
然后老师指着板书,边说边划去了三个“不”,所以,内容全面、详细、正确的药物书就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。
(板书:全面详细正确;结合第二句话进一步理解“完善”的意思)
①引读第1、2句。
②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?在书上标序号。引读旧的药物书有三个缺点,并指导概括:不全、不详、不准。
③理解句与句的联系:“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”与后面几句是什么关系?(总分)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总分关系。
④旧的药物书有这么多缺点,李时珍有什么想法?(读第3句)有什么决定?(读第4句)
师小结:从李时珍下决心重编药物书,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。
板书:态度严谨
⑤比较句子:
他决心编写一部药物书
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
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
a、默读三句话,比较句子异同;
b、引导学生理解“决心”、“重新”、“完善”的意思,重点理解“完善”:完善是什么意思?什么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?请联系第2句理解。
⑥第2句和第3、4句是什么关系?(因果)指导用“因为......所以.......”说话。
B、讲读第4自然段时,提问:“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,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?”
出示文字课件:“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,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,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。他不怕山高路远,不怕严寒酷暑,走遍了产药的名山。他有时几天不下山,饿了吃些干粮,天黑了,就在山上过夜。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,判断药性和药效。他走了上万里路,访问了上千个医生、老农、渔民和猎人,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。”“(从句子中体会到天气的恶劣,路途的艰辛,“走遍了”说明了地方的广。)学生能说到,不能说到老师不要拼命分析,可以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老师口头的叙述,是呀,山那么高,路途那么遥远,有时是雪花纷飞,有时酷暑难耐,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,李时珍都——————走遍。真是不辞辛苦呀。同学们,就让我们读出李时珍的不怕坚辛吧)
“他有时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山上过夜”(不怕苦,不怕累)
“他走了上万里路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学到了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没有的知识”(虚心请教。师述: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请教,实际上是为了让医学的内容更正确,更详细,更全面。)
“他还亲口品尝”———————(有献身科学的精神)
①读第1句,可以看出这一段主要写李时珍哪方面工作?(亲自上山采药)
②朗读写他亲自上山采药的句子。
③结合课文插图,指导理解“走遍了”,“不怕.......不怕.......”,“拜访”等词意思,学习李时珍严谨科学态度和献身医学的崇高品质。
④出示句子:
他还品尝了药材,判断药性和药效。
他还品尝了许多药材,判断药性和药效。
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,判断药性和药效。
a、品尝是什么意思?
b、品尝药材会有什么危险?
c、品尝越多,遇到的危险就越大,他明知道这一切,他为什么还亲口品尝许多药材?
d、三句话相比,哪一句更体现了李时珍献身医学的崇高品质?再读体会。
⑤后面4句和第1句是什么关系?(总分)用“——”画出总起句。
⑥教给学生“抓总起句概括自然段意 ……此处隐藏11532个字……甚美,于是他写下了这一妙句:“山阴道上行,山川自相映发,使人应接不暇。”此言一出,山阴道就从此声名远播,很多文人雅客就把“山阴道”奉为风景极美的地方。
(3)齐读。
3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:
指导概括方法:概括内容一定要清楚,简洁,明了。发现了没有,原来有时候题目拿来概括课文内容!
三、一品“让别人看到了怎么样的花?”,感受花美
(1)交流
(大屏幕出示句子)
“走过任何一条街,抬头向上看,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、姹紫嫣红。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,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,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。”
(2)配乐批注,开展语言训练
(3)生自由读,做批注。
(4)学生交流,老师相机点评。
(5)关注:花团锦簇、姹紫嫣红
花团锦簇
老师发现你抓住了词语“花团锦簇、姹紫嫣红”谈了自己的读书收获,你说什么是花团锦簇?
学生交流:
预设:花非常的多
那可能会有哪些花?
这些花都簇拥在一起,这就是——花团锦簇(板书)
从哪里还可以看出德国街头的花很多?——任何,家家户户,花的海洋,应接不暇。
姹紫嫣红
什么是姹紫嫣红?
预设:花有很多种颜色。
哪些词语也可以用来形容花的颜色多?
五颜六色、五彩缤纷。
是的,从这么多颜色,我们可以读到,这的花很——美(板书:姹紫嫣红)
(6)朗读训练,引读
你看,所有的花聚集在一起,你不让我,我不让你,这儿一簇,那儿一团。这就是
——花团锦簇。
红的像火,粉的像霞,白的像——雪,蓝的像——海。这就是
——姹紫嫣红。
走在这条街上,抬头向上看,这家窗子前
——花团锦簇,姹紫嫣红。
走过那条街,那家的窗子前
——花团锦簇,姹紫嫣红。
这就是——
走过任何……家家户户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,姹紫嫣红。
(7)教师范读,学生闭眼想象
(8)交流想象的画面
(9)分组朗读,读出花的又多又美
师:多美的意境呀!此时此刻,如果我们走在这花团锦簇、姹紫嫣红的德国街头,能不使人感到惬意舒服吗?现在带我们男女生分组读读看,看看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,能把德国街头的花读得又多又美。
(10)感悟花美
孩子们,此时此刻,你觉得德国的什么美?——花美(板书)
(11)背诵句子
这么美的画面,我们就把它刻在心里,记住她,一起来背背看吧,真不会背,可以偷偷看一眼。
四、二品“如何让别人看花”,感受行为美
1、教师引导:是啊,德国的确是一个爱花的民族。那么,德国人是如何做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?快速浏览课文,找出相关句子
2、交流出示句子:
“家家户户都在养花。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,养在屋子里,他们是把花都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,花朵朝外开,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。”
3、交流:句中哪些地方让你明白了德国人种花是让别人看的
种花的地点——临街窗户的外面(板书:临街而种)
自己在屋子里看花的角度——只能看到花的脊梁。
4、摸摸你的脊梁,文中“花的脊梁”指哪里?(花梗,花的茎,花的杆)
5、出示图片,理解花的脊梁
6、师:在家里,德国人只能看到花的脊梁,但他们仍然把花栽种在——临街窗户的外面(板书:临街而种)
7、激发情感,感性朗读
现在你们想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句?
学生交流(敬佩、赞美)
齐读
8、引导理解莞尔一笑,体会德国人种花给被人看的行为美。
(1)什么是莞尔一笑。
(2)走进画面,情景再现,师生表演“莞尔一笑”
(3)你从女房东的莞尔一笑读出了什么?
预设:德国人认为种花给别人看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
9、引导感受行为美
这是你又觉得德国人什么是美丽的啊?——行为美!(板书)
五、三品“为什么让花给别人看”,体会风土人情美
1、师:家家户户种花,家家户户的花都临街而种,虽然在家只能看见花的背影,可是倘若出去——又是怎样的场景,找出那句话?
2、出示:每一家都是这样,在屋子里的时候,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;走在街上的时候,自己又看别人的花。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。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。
(1)这种境界是怎样的境界?
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。(板书)
(2)从哪里可以看出德国人是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?
在屋子里的时候,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;走在街上的时候,自己又看别人的花。
(3)引读:
是啊,德国人就是这样,在屋子里的时候——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,这个时候别人看到了怎样的画面——花团锦簇,姹紫嫣红。
走在街上的时候——自己又看别人的花,这时你会看到怎样的画面——花团锦簇,姹紫嫣红。
这就是——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。(板书)
3、交流生活中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例子
(1)其实何止德国做到了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,其实在我们也是一直这样做的,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?
(2)学生交流,师引读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
扫地,借阅书本
4、扣“又”,引导理解风土人情美
孩子们,课文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:
“我走在街上,抬头一看,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。”
师:什么是“又”,又表示以前也是这样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。
以前是什么时候啊——季羡林爷爷在德国留学的那十年。
说明了几十年来,无乱风雨怎样变幻,无论时代怎么变迁,德国人种花的习惯没有变。
如果一种习惯几十年如一日,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为是这个国家的——风土人情
5、此时此刻,你觉得什么极美——风土人情!(板书)
六、回顾“美丽不变”,升华课堂
1、现在你们懂了吗,季羡林爷爷说的“美丽并没有改变”指的是什么没有变?
花的美丽没有变;种花的行为没有变;风土人情没有变
2、季羡林爷爷说的美丽就是:花美、行为美、风土人情美。
七、朴实拓展,抄录“美丽”
孩子们,美的东西值得我们珍藏,拿出我们的采蜜本,选择其中的一种美,把相关的句子抄下来。(播放音乐)
八、板书
美丽没变?
花团锦簇
花美
姹紫嫣红
人人为我
风土人情美
我为人人
行为美临街而种
文档为doc格式